人的七情,喜、怒、惊、恐、忧、思、悲对身体的损伤,中医称为“内伤”,即所谓“七情内伤”。而受外界不正之气,如风、火、暑、湿、 燥、寒六淫之气的侵袭,所导致的人体…
你知道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健康人吗?说说我遇到的一个居士的真事吧!这个居士有一儿一女,本来应该很幸福的。可是他从小就重男轻女,为此,他对女儿从小就非打即骂。五十…
《黄帝内经•素问》有云:“东方生风,风生木,木生酸,酸生肝……”这说明,按照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,不仅人体的脏腑与五行有严密的对应关系,人的精神也与五行有着严密的…
天有五运,地有五行。行者,运行,所以行阴阳之气也。朱子曰:“五行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。”所谓五行,是指五种能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动态功能,而不是具体的五种元素或物…
佛教以解脱生死、觉悟成佛、弘法度生为首要目标,以“慈悲”思想为其普世价值观的展现,十分注重对众生生命的关爱与护养。为此,佛教徒在日常修行的同时,也致力于研究并掌…
咱们先来读《童蒙止观》里的一段话: 声闻之人定力多,故不见佛性。十住菩萨智慧力多,虽见佛性而不明了。什么意思呢?有些人定力虽然比较强,但是没有智慧,糊里糊涂的,…
宗教修证必须要性命双修。所谓“性命”,是指心性与生命,简称性功与命功,为修证功夫的两个具体方面,二者既不可分割,亦不能须臾相离,犹如阴阳环抱的太极图。所以,我国…
佛教医学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矫治心病的方法。心病包含了累世的业因,从佛医心质学的角度来看,它不仅包含了心质的病理状态(亦即各种心理性疾病),还涉及到一系列介于常人与…
中医运气学说,最早见于《黄帝内经•素问》,简称《素问》,又名《次注黄帝内经素问》、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》。书中部分内容当撰于春秋战国时期,而全书完成则在秦汉时…
运气学说,几占《黄帝内经》三分之一的篇幅,它不仅展示出人体气化原理与物候天道的联系,更把中医理念,演绎到宇宙时空同样的博大幽深,融时空为一炉,摄宇宙为一身,述生…
心脏在五行中属火,在四时中属夏季,在五位中与南方相应,在五帝中与赤帝相应。心神如朱雀,心形如倒悬的莲蕊。心是纤的意思。细小纤密的东西都为心所受纳。使水变为血。心…
我们说只有先认清问题,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,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,便已经解决了一半。佛教医学在对治心病的实践过程中也充分遵循了这一法则。佛教医学实现心病疗愈的方…
《伤寒》全方,不过113方,用药不过87味,但因其辩证的理念与方法,却展现出“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温、清、消、补”八法,加上后世张景岳总结的“攻、和、补、散、寒、热…
什么叫不虚度人生?我今天跑步两公里,明天学习了一下怎么做馒头,这是基本的生存本能。干一行爱一行,爱事业如爱生命,如齐白石学习国画几十年,最终成为一代大师,流传佳…
大象不游于兔径,大悟不拘于小节。 ——《证道歌》唐代著名高僧永嘉禅师,在《证道歌》中说:“大象不游于兔径,大悟不拘于小节。”有人理解:可以马马虎虎,不…